雅昌专稿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唐

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

年12月4日晚,第十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颁奖仪式在新落成的连州摄影博物馆正式举行。香港摄影师唐景锋(KurtTong)凭借作品《颜姐》,从5位入围摄影师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本届刺点摄影大奖。此外,日本摄影师加贺谷雅道(MasamichiKagaya)凭借作品《放射线像》获得本届评委特别奖。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颁奖典礼现场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新摄影奖”于年正式更名为“刺点摄影奖”。“刺点”是由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出的:“不管如何,刺点总是或多或少地潜藏着扩展的力量。刺点在作为‘细节’存在的同时,又不合常情地把整张照片占满。”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总监段煜婷主持颁奖典礼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总监段煜婷担任本次颁奖典礼主持人,她在致辞中公布:“年的年展奖项将在刺点摄影奖与评委特别奖的基础之上,增加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奖,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在意大利威尼斯,创立于年,主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威尼斯等国际平台和传播与推广,此次奖项的设立也以便更好推动连州摄影年展在国际上的传播。”

▲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家豪

此次参与的评选的专家包括:连州摄影博物馆联合馆长、创始人弗朗索·萨瓦尔FrancoisCheval(法国)、鹿特丹摄影博物馆展览总监玛丽克·维格尔MariekeWiegel(荷兰)、东京都写真美术馆首席策展人笠原美智子KasaharaMichiko(日本)、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总监、连州摄影博物馆联合馆长、创始人段煜婷、摄影批评家、学者、策展人鲍昆、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南溟、影像评论家、学者郭力昕(台湾);

此次两个大奖的5位入围摄影师及作品分别为:加贺谷雅道(日本)《放射线像》、严明(中国)《大国志》、温德尔·怀特(美国)《有色人种学校》、赵峰与林惠义(新加坡)《等值——鱼的生态足迹》;

日本摄影师加贺谷雅道(MasamichiKagaya)《放射线像》获评委特别奖

▲东京都写真美术馆首席策展人笠原美智子KasaharaMichiko(日本)公布评委特别奖

▲加贺谷雅道MasamichiKagaya发表获奖感言

加贺谷雅道,年毕业于巴黎国际摄影学院。年开始放射线项目,年京都国际摄影节中获得“富士胶片奖”,年奥地利电子艺术节获得荣誉奖。加贺谷雅道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森敏的作品目前已经在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国家举办超过25个展览。

加贺谷雅道的作品《放射线像》是源自年所开发的一个3D放射线像拍摄技术,可以显现日本核事件之后受到污染的样本上附着的放射粒子。《放射线像》不仅是一个核灾难的视觉记录的集合,而且还向世界媒体和科学家展示了一种呈现和分析放射性污染的新方法。

年,日本的一座核电站将大量放射性粒子释放到空气中。有8万多人不得不从邻近的城镇和社区撤离。此后,各种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开始在全国蔓延。即使到了现在,如何处理从净化工作中收集到的污染土壤依然是一个重大问题。

▲加贺谷雅道MasamichiKagaya(日本)《放射线像》展览现场

放射性污染这个话题在日本各地引发持续争论,并在媒体上一再出现。然而,很少会有人想到承担起拍摄有害辐射影像的任务,例如让人们看到直接沾染到放射性沉降物的物体身上所发出的辐射,看看辐射集中在食物链中的哪个环节和哪些受污染的食品里面,以及生活在放射性区域的植物和动物如何摄入放射性物质,还有这些物质在它们体内积聚的情况。这种工作目前还没有被正式公开,而媒体依然重复说辐射是看不见、听不见和无味的。

▲加贺谷雅道MasamichiKagaya(日本)《放射线像》

回顾历史,辐射在年通过照相底版被发现。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在一个黑暗的抽屉中留下了一张照相底版,放置在铀盐旁边以用于后续的实验。当他找回照相底版时,发现底版已经被曝光。图像上出现的两个黑影导致辐射被发现,他亦因此于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说,自从辐射被发现以来,我们已经有了将它可视觉化的手段。尽管如此,与放射性污染有关的视觉记录仍然相当有限。

▲加贺谷雅道MasamichiKagaya(日本)《放射线像》

年,加贺谷雅道决定尽所能留下更多与核灾难污染有关的视觉记录。并有幸得到了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森敏的帮助,使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让放射性污染变得可见。在过去的五年里拍摄了多张图片,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动植物等各种各样的标本,并于年在日本出版了《放射线像》一书。

▲日本核辐射地区探访视频记录

加贺谷雅道希望这些令人不安但富有重要意义的影像能够传播到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等核事故发生地区以及原子弹试验场地,帮助人们看到和了解暴露在他们面前的这些东西。此外,他希望通过这些图像能够成为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参考,想到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核灾难的严峻现实和后果,无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行为、人为造成的疏忽、甚至是恐怖分子的计划。

▲加贺谷雅道MasamichiKagaya(日本)《放射线像》

香港摄影师唐景锋(KurtTong)《颜姐》获刺点摄影奖

  

▲连州摄影博物馆联合馆长、创始人弗朗索·萨瓦尔FrancoisCheval(法国)公布刺点摄影大奖

▲摄影师唐景锋KurtTong发表获奖感言

唐景锋,年生于香港。在利物浦大学接受医护训练,并于欧洲、美洲及亚洲游历工作;年始投身全职摄影师,同年凭借印度伤健儿童专题相片夺得路易斯?巴尔图埃纳国际人道主义摄影奖。年取得伦敦传播学院纪实摄影硕士,并开始由其华裔及家族背景取得灵感,创作个人作品。

清朝年间,因为丝绸贸易的兴盛,广东顺德等地的部分女性得以通过工作实现经济独立,她们扎起长辫,象征着具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也往往可以决定自己的婚嫁事宜,成为最早的自梳女。后来,自梳女成为一个独立女性的群体,她们穿浅色短上衣,褐色长裤,立誓终身不嫁,对父母不再有责任,自给自足。民国时期,丝绸贸易衰落,很多自梳女失去了传统的工作,就前往东南亚地区,当保姆和家佣谋生。

▲唐景锋KurtTong(中国香港)《颜姐》展览现场

▲颜姐

▲不同时期的颜姐肖像照

颜姐名叫麦颜玉,是艺术家唐景锋的妈姐(女佣),在唐家工作近四十年。颜姐是中国南方乡郊一个穷人家的长女,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八岁已要肩负照顾三岁弟弟和幼妹的重担。二十岁左右,她开始要面对嫁人的压力,由于不想被迫盲婚,她决定自梳,然后到香港工作当家佣。

▲唐景锋KurtTong(中国香港)《颜姐》其中展示的“饭焦”拓印

上世纪50年代,家乡饥荒,米和布等物资又无法入关,颜姐便从雇主家和餐厅里收集饭焦(锅巴),包裹在宽大的布袋中,定期带回家乡,家人用饭焦果腹,用布袋子制作衣服,得以活下来。展览上,唐景锋把饭焦用拓印的方式来表现,对于不识字的颜姐来说,这样的形式最容易理解。

▲唐景锋KurtTong(中国香港)《颜姐》外甥结婚的照片

接着往后的五十五年,颜姐只替两家人工作。在这许多年间,她年代的大饥荒期间养活了整个家族,支付她外甥侄女们的学费,在家乡给兄弟、阿姨、外甥起了多间大屋,又出钱给几个外甥做生意。

▲外甥的工厂所生产的价值一万元的衣架

其中生意最成功的一个,已经是有名员工的老板。展厅中央,一个个纸箱里装着成打的衣架,都是颜姐外甥工厂的产品。当年颜姐出了一万元给外甥办厂,展览中那些价值一万元的衣架,是对往事的回应。

▲展厅现场的五张曝光度不一的照片代表颜姐曾经给五个家庭做过的帮佣

尽管如此,颜姐的生活依然朴实如昔。十年前退休,她选择一个人住在政府提供的房屋而不迁进姑婆屋,贯彻她的自立自主。她一生为家人不停付出与牺牲,受到亲友的尊敬和爱戴,而同样由她照顾长大成人的孩子对她也敬爱有加。在任何层面,她都象征着最后一代的自梳女,勤劳、无私、独立。

唐景锋这个计划结合了新照片、现有照片和其他混合媒介的作品,互动性使观众可揭下照片探究背后的故事。作品回溯麦颜玉的生命及其可能,从生平志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麦颜玉的故事将会是探究历代自梳女的起点,为历来未受传颂的英雌发声,使其不致被遗忘或是无视。

主题:“你的自拍杆”

“你的自拍杆”?似曾相识的话语,是的,它正是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我的照相机”的延续,在当年过度追新逐异的声浪下,提出让摄影恢复本真的观看;时间过去了仅仅九年,时代却已经发生了巨变,这个变化就是我们放下了照相机,拿起了“自拍杆”。

▲展区现场

“自拍杆其实是一种象征物,我们探讨的是关于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时代之下,摄影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在的探索。连州摄影年展主要是表现两方面,一个是对摄影文化的研究,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ezd.com/jfqz/8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