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加·博洛迪纳:女中音歌唱家,是各大国际声乐比赛的冠军获得者(纽约罗萨.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西班牙弗朗西斯科·维尼亚斯国际声乐比赛)。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博洛迪纳曾经跟随IrinaBogacheva学习,在马林斯基剧院担任独唱。自年来,她在世界各大剧院献唱,并与飞利浦古典,迪卡、埃拉托唱片公司录制多张唱片。奥尔加·博洛迪纳被授予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俄罗斯国家奖以及肖斯塔科维奇大奖。
米哈伊尔·卡查科夫:男低音歌唱家,是莫斯科大剧院以及鞑靼斯坦芭蕾歌剧院的独唱音乐家。毕业于喀山音乐学院的他,还在学生时代便开始在鞑靼斯坦芭蕾歌剧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大厅演唱。年,他成为莫斯科大剧院的独唱演员。卡查科夫曾获得包括格林卡音乐大赛、玛丽亚·卡拉斯大奖赛和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在内的各种奖项。如今,他活跃在世界各大音乐节的歌剧舞台上。米哈伊尔·卡查科夫被授予俄罗斯荣誉音乐家和鞑靼斯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称号。
托马斯·夸斯托夫: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及教授,在赢得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后声名鹊起。他在德国DG旗下录制的唱片荣获格莱美和德国古典回声奖。年宣布退出公众演出后,如今夸斯妥夫执教于柏林音乐学院。他被授予肖斯塔科维奇大奖、爱丁堡艺术节奖、赫伯特·冯·卡拉扬音乐奖、皇家爱乐乐团协会金奖以及联邦德国十字勋章。
丹尼斯·奥尼尔:国际知名的威尔第歌剧男高音演唱家。他与英国皇家歌剧院、柯文特花园等国际顶尖歌剧院合作,并积极参加在科隆、苏黎世、都灵以及维罗纳圆形剧场举行的各类音乐艺术节。他还成立并参与了加的夫国际声乐学院(CardiffInternationalVoiceAcademy)。年,丹尼斯·奥尼尔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米哈伊尔·彼得连科:男低音歌唱家,马林斯基剧院独唱演员,在学生时代曾加入马林斯基青年歌唱家学院。他分别在玛利亚·卡拉斯国际音乐比赛、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和埃琳娜·奥布拉卓娃比赛中获得大奖。他的国际音乐生涯起步于柏林国家歌剧院(《女武神》,年),随后,他便时常活跃在国际顶级歌剧院的舞台上,并在歌剧和音乐会两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拉丽萨·捷尔捷耶娃:身兼马林斯基剧院青年歌唱家学院与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歌剧芭蕾剧院的艺术总监,同时也是各大国际声乐比赛的评委。她曾为上百名国际声乐大赛的获奖者提供过指导,并在好几项声乐比赛中被提名为最佳伴唱,如BBC国际声乐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等。拉丽萨·捷尔捷耶娃被授予俄罗斯、乌克兰和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称号。
托比亚?李希特:不仅是日内瓦大剧院的总监、制片人兼主管,同时任教于杜塞尔多夫舒曼音乐学院。他曾任卡塞尔国立歌剧院主管(到年),不来梅歌剧院总监(到年)。年任杜塞尔多夫莱恩德意志歌剧院主管,成为国际歌剧协会“OperaEuropa”董事会成员。年任瑞士九月音乐节总监。
黛博拉·沃伊特:世界著名女高音,曾赢得第九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以及帕瓦罗蒂国际声乐大赛。尤其擅长演绎瓦格纳及斯特劳斯作品。自年起,沃伊特便活跃在大都会歌剧院等国际知名剧院和音乐厅。她发行的唱片中包括百代古典旗下的两张个人专辑以及其他歌剧唱片,其中就有获得格莱美大奖的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作为歌唱家的她还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LiveinHD”节目的主持人。黛博拉·沃伊特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勋章,拥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并获得年的歌剧新闻奖。
艾娃·瓦格纳:歌剧院主管,理查德·瓦格纳的第四代传人。年起,她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凯瑟琳娜·瓦格纳接管并负责著名的拜罗伊特艺术节。到年,她任伦敦皇家歌剧院歌剧总监;至年任巴士底歌剧院节目总监。艾娃·瓦格纳与欧洲和美洲大多数剧院都有过合作,包括担任大都会歌剧院高级艺术顾问以及艾克斯-普罗旺斯艺术节顾问。
约翰?菲舍尔:歌剧总监、指挥、声乐指导兼制片人。到年期间,菲舍尔任斯卡拉大剧院艺术主管,年成为威尼斯凤凰剧院艺术总监。年加入德国DG唱片公司担任执行制片人。到年,他曾任大都会歌剧院的音乐行政主管,到年,威尔士国家歌剧院首席执行艺术总监。多年以来他一直担任BBC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评委会主席。
袁晨野:男中音歌唱家,第十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年)。袁晨野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随后在中央歌剧院工作。年赢得大都会歌剧院全国委员会选拔赛。年,袁晨野与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合作,在国家大剧院演唱柴可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莎拉·贝林赫斯特:歌剧院总监,同时也是世界顶尖的艺术经理人之一。年,她在旧金山歌剧院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她从志愿者做起,年至年任旧金山歌剧院艺术经理。近20多年来,她任大都会歌剧院艺术事务总经理助理,成为剧院的二把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