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斯传媒?人物
Figures◆Bars
古往今来,在千里河西大地,从来不乏为情怀而坚守,为苍生而奉献的能人志士。今天我们想要做的,就是追寻那些知名或不知名、成功或者不成功,但一直默默耕耘在人文沃野中俊才们的脚步,去走近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感知,让大家多维度去认识他们,并聆听发生在他们身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巴尔斯文化传媒
本期人物?贺敬农
错误哪朝哪代都有,所以不能一味的沉浸在时代的错误中去痛苦、去责难,只有往前看,才有光明和希望。
——贺敬农
说着唱着才知道
(裕固民歌)
听老辈人说唱才知道
西至哈至是我们祖先的故乡
许多年前那里灾害降临
狂风卷走牲畜
沙山吞没帐房
河道干涸无水流
草原荒芜无牛马
寻不见我们尧熬尔的寺院
找不到黄金铸成金鼎的经堂
……
裕固◆由来
目前主流学派的观点认为,公元年前后,在河西走廊建立的甘州回鹘汗国为目前裕固族正源。西夏兴起后,回鹘汗国灭亡,主要部族迁往今敦煌、哈密一带,史称撒里畏吾尔。明代中后期,为避战乱,经朝廷允许,撒里畏吾尔(又称黄番)举族东迁进入河西走廊,世代在祁连山一线为牧。至民国初年,甘州、肃州地方政府仍依明代旧制对裕固地区施行管理。年,肃南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经各族代表酝酿一致,正式将民族的汉名称确定为与其自称——“尧呼尔”相近的“裕固”一词,亦有富裕、巩固之意。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县)正式成立。至此,多年来对裕固族名目繁杂的称谓终于归一。
阅读◆提示
鉴于研究裕固族历史之文集门类繁多,本篇中,我们不再做“狗尾”之续,有兴趣的友友们可以涉猎相关读物。另外,文中的时间和事件细节,会因年代较久及主人公自身的年龄关系而有出入,敬请读者谅解。
人物简历“一生如叶,怎知春秋”贺敬农,裕固族,年9月生于青海省祁连县黄藏寺村,年随父亲前往裕固族历史上第一个寺院——夹道寺(又名黄藏寺、古佛寺)学习。年11月参加肃南农(牧)业合作化骨干培训班,年8月任肃南县(原)康乐区杨哥乡五星牧业合作社会计、统计员。年2月,随“大搬迁”队伍前往皇城区,历任公社会计、统计员、区团委干事、生产干事等职。年7月任皇城区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年12月任肃南县“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年3月任肃南县委副书记。年1月至年1月,连任三届肃南县县长。年当选为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年1月调入原张掖地区政协工委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工委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年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年2月自张掖地区政协工委退休。
晚年的老人不常出门,和老伴过着安静的生活
开篇接触一肚子的故事,满脑子的反思初识贺敬农,源于年秋的一次纪录片采访。喷香的奶茶就着新煮的牦牛肉,心情不错的他将话题穿越了年以后整整50年的时光……当时我们完全被这位年过七旬,但记忆力非凡的老人所折服。满肚子鲜为人知的故事,满脑子无所畏惧的反思,那一颗尽是华发的脑袋就像一本裕固族百科全书,条理清晰、谈吐自如。
12年后一个冬日的下午,年近八旬的贺老爷子端坐在他的新居,再次将我们的意识带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
幼年起点“我真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这一生,真可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父亲是夹道寺的僧人,七岁时我就随他到寺院学习。那个年代的牧区,能到寺院学习,是一个孩子可以接触知识的最好开端,这应该是我人生的起点吧……”
一口奶茶入肚,老人家的思绪一下就跨越到了70年前。
“夹道寺寺规、戒律都很严。起早贪黑,先学藏文、后学经文,同时还要干很多活。年,我14岁时,成为寺院的班弟。那时候在寺院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经文现在都能背得出来……”
贺敬农本家爷爷●智华活佛(-)
顺着他的记忆,我们好像看到在狭小而逼仄的空间里,一个年幼的孩子正裹着紫色长袍,坐在昏暗的酥油灯下可劲诵读着冗长的经书。
青海黄藏寺村—年9月24日贺敬农在此出生
“我记得是年的9月底,父亲带着我随牧区一些头面人物到张掖迎接解放。那天街上有很多穿黄军装、背着枪的人好像在拉电话线,路过时我们拌倒了地上的电线,都很紧张。虽然语言不通,但听得出来解放军没有责备我们的意思,他们说话很客气,人也很友善。我父亲还说,这些人好打交道的很,一点都不像马步芳的队伍……”
尽管当时只有10岁,但年9月在张掖经历的那一幕,至今仍深深刻在老人的脑海里。用贺敬农的话讲,正是那一次的见闻,让他对共产党和解放军充满了好感。
年代的肃南红湾寺镇(肃南县城)
年底,已经离开寺院的贺敬农,作为裕固族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被抽调到县上“农(牧)业合作化骨干培训班”学习,年8月,他被安排到肃南杨哥乡任合作社会计兼统计员。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却叫这个充满朝气、正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年轻人内心痛苦、无法理解。
◆◆◆
运动伤害“大搬迁”,是骨肉的离别、文化的遗失……年代●贺敬农
“最初是啥政策?‘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主牧工两利政策’,这个精神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说好,但后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反封建、大搬迁……一个接一个的政策就跟摞饼子一样,我们完全应付不过来。尤其是年的‘大搬迁’,政策来的很突然,说走就走,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老人所指的“大搬迁”源于新政权成立后,行政区域的边界划分所带来的冲突和纠纷。
年10月,甘青两省召开协商会议,就两省边界划分后的行政区划、牧民安置、地域归属达成协议。然而,这个没有充分考虑历史成因、民族现状和搬迁后果的协议,具体落实中,又再次被地、县、乡一级干部简单粗暴、上纲上线式的盲目执行,最终导致了严重后果。
裕固族最后一任大头目、肃南县第一任县长贯布什加(右1)和牧民聊天。年10月,这位60岁的老人满怀对政治运动的畏惧在居所内自杀。
年1月,天寒地冻,在“以大批判为动力、蛇蜕皮为形式、以红军长征精神为鼓舞”的政治口号下,裕固族牧民开始从青海托莱、八字墩、友爱这些已经居住了多年的地方向皇城“进军”,贺敬农也随着杨哥、寺大隆地区的牧民,赶着牲畜、拖家带口踏上了多公里的搬迁之路。
“事先说好的粮食、车辆、医疗等很多保障措施都没有到位,通知却有时间限制,好多东西都带来不及带,丢掉了……我记得领着大家过黑河的那天刚好是正月初一,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群众情绪非常低落,都想不通……”
讲起这些往事,老人的声音低缓中透着沉重,说上几句,就要停顿半天,似乎那些事尤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搬迁过程中,光我们那儿6到13岁的孩子就死掉了13个,牲畜死亡的就更多了……唉!干脆不能提……”说到这儿,老人摇摇头不再言声,目光穿过阳台的窗户久久凝视着远方。
裕固族“亚拉格家大头目”安进朝。机智、果断,善于处理繁杂问题,在裕固部族中享有很高威望。后任自治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年冬,同样因为畏惧政治运动而自杀。
老人后来说:现在很多人是根本无法理解牧民对山、对草原、对家的那种感情的。搬迁的时候正值“三年饥荒”,缺吃少穿。表面上看,“大搬迁”的损害就是一些人畜伤亡的数字,实事上,很多看不到的危害深深影响了往后的几代人。
“现在交通好了,还方便些。像过去,皇城的老兰要去看望寺大隆的哥哥,先是骑马,再等班车、再步行、再骑马,走个亲戚就要七八天……一次‘大搬迁’,让骨肉离别、文化遗失、生产力锐减、教育重建,最后还再次导致了草原纠纷。像一些老人,临死前还非要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死,住了几百年的地方,信仰和根都在那儿,离不开啊……”
年被拆毁前的肃南红湾寺。年在长沟寺六世活佛罗藏旦增尼玛主持下,在原址西南山坡重建。
年6月,“大搬迁”暴露出的问题被中央发现后,搬迁工作被紧急叫停。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年代,其遗留的问题才逐步得以善后。
“年,我在合作社当统计员,县区的反封建斗争工作组到乡上开展‘解放思想、破除封建迷信’的活动,会上说头面(裕固服装上镶嵌珠宝的装饰带)要收掉、民族服装不能穿、民族语言不能讲、老地名要改,人名也要全部换成汉姓汉名。群众一听都懵了,不知道为啥这样干,谁都不敢提意见,谁提谁就是敌对分子……后来我们几个人就连夜给群众起名字,最后这个对不上,那个也对不上。好长时间了,群众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叫啥。”
老人总结道:当时连年的政治运动,裕固族地区的宗教和传统文化都遭到了严重摧残。另外,牧区文化有其特殊性,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价值观念和人格养成都根植在宗教信仰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里,但受“反封建运动”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寺院基本拆除、宗教信仰自由被剥夺、僧人被迫害、大量文物被焚毁,给后世的校正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年贺敬农(后排左1)在张掖参加培训
◆◆◆
转折开端文件上说要实事求是,再不乱来了,大家都很高兴……“文革”时期的肃南牧区,孩子们正围坐在一起接受红色教育。
年代末,贺敬农与父亲、妻子及三个儿女合影
年7月,贺敬农被任命为皇城区副书记兼副区长。一直到年12月调离的7年多时间里,他都主要忙于皇城与青海、武威、山丹马场之间的草原纠纷。纠纷高潮时双方械斗不断,造成多人伤亡。后来通过甘肃省委、兰州军区共同协商和肃南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年由中办、国办、军办联合下发了一份文件,终于使草原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此期间,因点子多、办法多,还能坚持维护牧区利益,老人在皇城周边群众当中获得了较高威望和知名度,这也为他后来能当选县长奠定了一定基础。
年代●贺敬农和妻子赵贵英
“我记得当时还在皇城工作,有一天上面来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听着文件,大家都高兴的不得了,文件上说要实事求是,再不乱来了。那一刻,就感觉多年来一直压抑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年12月,贺敬农被调到肃南县“落实政策办”当主任,年3月又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分管牧区大包干工作。在此后数年里,他依靠长年积累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灵活运用政策,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解决了很多冤假错案和“文革”遗留的牧区社会矛盾。
裕固族最后一任大头目贯布什加的夫人-尕尔昂,生性倔强,处事干练,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也有裕固歌王之称。“文革”中,老人被反复批斗、历经折磨,“文革”后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年去世。
年1月13日,在自治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时年45岁的贺敬农正式当选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十任县长。沐浴改革的春风,个性鲜明、善于化繁为简的贺敬农开始了长达9年的县长之旅。在他主持下,陆续恢复了包括长沟寺、康隆寺、明海寺在内的4个寺院,重建了“文革”前被撤销的西水、铧尖、白银等6个民族乡。
然而,最让老人得意是,在任县长期间,他力主起草了肃南第一部《自治条例》。
“肃南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混乱。为什么那么乱?除了政治运动和政策变化外的因素外,就是因为没有法。一个民族自治县,没有自治条例,很多工作就没有法律依据。发展原则怎么定?政府如何产生?财政税收如何理顺?民族的教育、文化怎么保护?这些都是问题……”
年3月20日,肃南历史上第一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在县第十一届人代会上通过,当年5月经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颁布、施行。
肃南地域分散、县乡路途遥远。在任县长时,贺敬农(中)经常带队下乡,在广泛掌握民情的同时,也随时解决了大量问题。
年代●贺敬农(左2)带队找矿
“铭记历史,不是让我们沉浸在过去不能自拔,而是让我们记住教训,再不重蹈覆辙。现在的牧民有了森林、有了固定的草场、还有了信仰,你能说时代不是在进步?……”
回顾逝去的岁月,老人眉目间除了自豪,甚至还夹杂着一丝凝重。
晚年反思只有往前看,才有光明和希望……卧室中的写字台是这位77岁的老人经常耗费时间的地方
“人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的根本,但现在裕固族还不到全县人口的30%,人还是太少。年参加全国人代会的时候,我还专门做了个提案,请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结果后来政策给批了,大家又不生了……哈哈哈!”聊起这些往事,老人一脸无奈中露出了些许遗憾。
贺敬农旧居客厅的正墙上,挂着两样东西他比较在意的东西。一件是年8月给江泽民汇报工作的照片,一件是孙子贺阿亚达年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录取的通知书。
“虽然代价很大,但疯狂过后的冷静和理智,也促使今天裕固族地区的发展走上了一条健康、光明的道路。错误哪朝哪代都有,所以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过去的错误里去痛苦、去责难,只有往前看才有光明和希望。”老人最后的这一席话让我们深深感到了他内心的宽广与达观。
儿媳安梅香是贺敬农整理史料的得力助手。采访中老人一再念叨,儿媳为这个家默默地做出了很多奉献,使他内心常怀愧疚。
年退休后,不断有文史单位前来约稿,贺敬农都依自己所长,尽力去完成这些任务。年,时任县委书记阿布开始启动地名规范工作,后应肃南县政府的邀请,老人积极投身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标准地名录》的编篡中,他的历史经历、行政阅历和藏语特长得以施展。经编委会努力,大量被混淆的地名被精确规范,与地点相关的历史由来、民间传说和故事也被挖掘和整理。
这本页的“地名录”倾注了老人很多心血
《肃南标准地名录》编纂办公室成员。前排左起:贺敬农、许国杰,后排左起:殷庭国、王守斌、朱斌
“活不了几年啦!能做多少做多少。我觉得,参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标准地理名录》的编撰,这应该是我退休后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贺老爷子最后郑重的说。
◆◆◆
幸福一家人老人有一儿一女在外地工作,他和老伴一直和大儿子贺勇一家生活在一起。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也给他们的晚年带来很多慰藉。
结束语在我们没完全了解一样事物时,就对其中一部分东西产生幻想,而一旦这个幻想破灭,我们又很容易对其全盘否定。贺敬农的一生就像这个起伏年代的缩影:从寺院的小班第到对新政权充满憧憬的合作社会计;从对政策满是失望的公社干事到久经历练的一县之长,最后再到一个可以理智分析得失的耄耋老人。也许活着不仅要分清是非对错,还能站在一个更大、更高的格局上,对道路的曲折和方向的迷失有一个充满光明的认知。
本期策划:石头
本期方案:石头
工作协助:安维斌田雷
巴尔斯文化传媒?告诉你不凡的故事
公司◆简介甘肃巴尔斯文化传媒公司是集影视产品全流程摄制、文化活动策划承办、文化项目建设、文化产品开发销售、广告设计制作、广告营销、企业形象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传媒公司。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全套4.6K影视拍摄、制作设备和丰富的影视、广告设计、制作经验,拥有资深文化创意和实施团队。
业务-
1380999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