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以色列地面部队攻进加沙,和哈马斯的军事冲突升级。在这场冲突中,加沙的死亡数字,远大于以色列方面,于是哈马斯,更有专制型阿拉伯国家,就大喊以色列屠杀平民。有些华文媒体也跟着喊“双方伤亡不成比例”,进而谴责以色列是以强凌弱,不道德。
我们不禁要问,评判一场军事冲突的道德问题,到底以什么为依据?从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各自作为,还有现代历史的多次战争,都可以作为指标。
众所周知,这次以色列轰炸、进攻加沙的主要原因,是哈马斯一直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杀害以色列平民。
哈马斯的行为毫无任何道理可言。因为以前巴勒斯坦人用他们的土地被以军占领为由,攻击以色列还有一点逻辑,但在年,以色列军队就全部从加沙撤出,把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给了巴勒斯坦人。这也就是笔者反复强调的,加沙从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块处于被占领状态下的土地。这是以前的土耳其、英国、埃及等在加沙的统治者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巴勒斯坦人不是一直要求建国吗?这次以色列完全撤出了,他们却没有去建国。他们没有去修路、盖厂,抓经济,而是把加沙变成了袭击以色列的基地,旷日持久地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还挖了几百条地道,即通往埃及走私各种武器,又钻进以色列,进行自杀炸弹攻击。
以色列总理前内塔尼亚胡(BenjaminNetanyahu)——他是年恩培克人质解救行动中牺牲的勇士YonatanNetanyahu的胞弟——1月7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哈马斯威胁我们所有人”的文章说:“想象一下,空袭警报只给60秒时间,你就要在哈马斯的火箭弹落下之前,找到安全处。哈马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地炸以色列的居民区。从这个场面,你就能想象出以色列人生活在怎样的恐惧之中。从三年前以色列撤出加沙,哈马斯已向以色列发射了6,多枚火箭弹。”
以色列驻中国大使安泰毅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以色列的3岁孩子,他们从1数到15非常流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要用15秒的时间找到一个地方来逃生,他们长到7岁还不知道其他的一些事情,只会数这个数字。”有哪一个民选政府,能容忍自己的人民这样受威胁?
但只要以色列军队一反击,哈马斯等就喊遍全世界,说他们是弱者,被强大的以色列欺负,他们死了多少人,伤亡不成比例等等。但这里明显的不同,也是划开道德界限的关键:哈马斯是用火箭弹有意杀害以色列的平民,而以色列在被迫反击时,从没把加沙的平民作为目标。
加沙的平民伤亡,很多是因为哈马斯用自己的人民做盾牌。哈马斯从居民区发射火箭弹,在清真寺制造武器,把伊斯兰大学当作弹药库。几天前,以色列在反击时炸毁一所中学,造成40多人死亡。电视画面展示,哈马斯对此大做文章,把尸体用五颜六色的绸缎包起来,一排排地放在大街上展览,然后是万众下跪,齐声喊叫“灭掉以色列”。哈马斯的头子说,他们将在全球范围内屠杀犹太人儿童展开报复,理由是以色列在进攻中炸死了他们的孩子。但他们绝口不提,他们是从这所中学发射的火箭弹,才导致以色列回击到这里。哈马斯有意杀害以色列平民,已属战争犯罪,而他们把自己的人民当盾牌,故意让自己的平民更多死亡,更是残忍、卑劣的双重犯罪!
其实,这场加沙之战如果让当年敢用毒气的萨达姆来打,恐怕几天就打完了。在更大的邪恶面前,邪恶的哈马斯肯定也会就范。当年,虽然以色列完全没有参与海湾战争,伊拉克仍然像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在战事中,以色列也向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们遭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攻击。尽管如此,一些巴勒斯坦居民还是还站在屋顶上替来袭的飞毛腿导弹欢呼,虽然最后他们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今天以色列这个仗之所以难打,就是出于人道主义的顾忌太多,太考虑巴勒斯坦平民的伤亡了。
以色列是民主国家,有反对党,有自由媒体,它的政府的再不受国际规矩的行为,也都会受到自己内部的舆论制约,还有选举(下台)的惩罚。除此之外,以色列更受自己属于西方体系的文明价值的制约。在这次地面部队进攻加沙之前,以色列军方向加沙城内居民散发了阿拉伯语的传单,拨声讯电话,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家或附近有弹药武器,要离开。年以色列轰炸黎巴嫩的恐怖组织真主党时(那次也是他们袭击以色列,以色列被迫反击),事先也是向黎巴嫩南部的居民发出警报,通过广播、空投传单,手机简讯等,通知他们撤离,避免受到伤害。《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克劳萨默(CharlesKrauthammer)曾评论说,这些传单和警告将使真主党战士有时间脱逃、重新组编。事前通知对方即将发动攻击,让真主党更能精心策划埋伏突袭。结果是,以色列步兵伤亡的比例竟是出乎意料之高。克劳萨默感叹,以色列的“道德洁癖换回的是血腥回报”。但这就是以色列。
至于在冲突中,以色列的伤亡数字相对比较少,完全不是因为巴勒斯坦人的仁慈,而是因为以色列的强大。然而阿拉伯世界便骂为暴行,有些西方左派(事实上的新反犹主义者)斥为“不成比例地回击”,甚至联合国要由此评断是非,第二次黎巴嫩战争时。克劳萨默的评论今天听来都非常有价值,“还有哪个国家,在合法国土无缘无故遭受侵犯时,全世界无视其重振自身安全与否,还替它倒数计时,限制其反击?”“联合国官僚的道德感荡然无存。”
笔者们认为,在加沙进行的是一场战争。在评价一场战争时,双方实际的强弱;哪一方死亡数字的多少,并不能成为哪一方是否道德和暴力的理由。因为任何战争,都必须以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来划分,尤其不能用所谓“不成比例的反击”作为标准。
例如,在二战时,德国并没有进入英国,只是轰炸;但英国人后来的反击,极其“不成比例”地空袭回炸了德国。数不清的德国人丧生,其中包括大量妇女儿童。德国东部的主要城市德累斯顿,当年就被英国轰炸到几乎成平地。主要建筑都被摧毁,包括14,栋民宅、72所学校、22家医院、19座教堂、5个影剧院、50家银行和保险公司、31家百货公司、31家大型宾馆、62座行政大楼。轰炸中至少25,人丧生。但德国人最后明白了这场战争的是非,几年前在德国举行的德累斯顿大轰炸60周年纪念会上,德国社会民主党议员科尔内留斯.魏瑟说:“我们不能忘记德累斯顿大轰炸后的地狱般景象,但是更不能忘记它为什么遭到轰炸。”
同样在二战中,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之后,美国被迫反击,最后对日本主要城市的回炸,更是“不成比例”。仅年3月9日对东京的大轰炸,美军就投下1,吨燃烧弹,摧毁了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有83,人丧生,10万人烧伤。更不要说后来对广岛、长崎扔了原子弹,超过12万人瞬间死亡。日本政府在随后的视察中看到很多学校教室里规规矩矩坐在桌前上课的孩子,瞬间变成了灰,而那些灰都还整齐地排在桌前。面对如此地狱般的景象,日本才立刻宣布投降。否则,每一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都有更多的平民伤亡,美军则要付出更惨烈的代价。
在二战中,德国死亡的人数是美国的20倍。日本有几百万军人和平民丧生,而美国在整个二战中阵亡的军人是40万,平民伤亡很少。难道今天人们要用美国死伤人数比较少,英美盟军“不成比例的反击”,造成轴心国大规模死亡,就认为德国纳粹和日本帝国是道德的吗?是值得同情的吗?
年4月25日,国内巴勒斯坦同情论者们所尊敬的周恩来,在回答印度独立报记者托姆拉关于中印边境冲突的提问时也说,“事物的逻辑并不是当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发生纠纷的时候,大国就必然是无理的,蛮横的。”那么你们为什么没有将自己逻辑贯彻到底的底气?
年8月,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说,一对居住在东伦敦的年轻穆斯林夫妇,竟打算用自己6个月大的儿子作“掩护”,炸民航飞机。25岁的丈夫将致命的液体炸药和牛奶混在一起,藏在抱在怀里的婴儿的奶瓶中,带上飞机。他的23岁的妻子竟赞同丈夫的计划,心甘情愿地准备“牺牲”掉自己才半岁大的孩子。由于破获此案,英国民航随后要求所有带婴儿上飞机的母亲,在登机前检查时,必须亲口尝一下婴儿奶瓶中的牛奶。
恐怖分子为了意识形态,连自己6个月的婴儿都要下毒手,这个事件已为包括加沙冲突在内的人类反恐战争给出答案。这场战争,对错是非、道德和不道德,非常清楚。它根本不是亨廷顿所说的什么“文明的冲突”,而恰恰是文明和不文明的冲突,是文明和野蛮的冲突。不管人类要付出多大代价,自由遇到多大阻力和艰难,甚至以色列也可能为国内的和平主义所葬送。但历史的发展,也会像二战一样,最后一定是文明战胜野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