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十一场加拉加斯机场的ldquo

  伴随着一阵机关枪一样语速的西班牙语广播,我整理好了随身背包,走出机舱。

  漫长的旅程终于结束,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终于到了!

  这次行程可以算得上是我历次出差中最远程的飞行了,空中飞行时间超过20小时,加上转机和办理手续的前后时间要超过30个小时。在后半程的飞机上,睡觉基本成了妄想。时差的折腾和异国“美食”的冲击对于一个不经常出差的人来说算得上是煎熬了,但这只是单程的到达!

  而这样的行程,对于海外工作的兄弟姐妹们来说却是家常便饭。行程更折腾更曲折的多得是,他们经常是下飞机到驻地后,直接进会场或者再转机到油田现场工作。我这次出差的中油国际拉美公司,员工普遍海龄超过10年,有部分老同志超过20年。由于公司是小股东模式,按照国内相关出差政策规定,很多同事都是坐经济舱往返,一路的颠簸辛苦可以想见。

  辛苦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家往往还肩负着“人肉快递”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将项目员工需要的各种应急物品分批次携带过去。就像这次,我们一行人在出发前,就在各自行李箱的角角落落塞满了同事们所需的必备药品和其他应急物资。委内瑞拉正在动乱,药品等极其短缺,这些药可以称得上是海外员工的救命药。只是没想到,因为携带的这些物品,我们的出关变得异常曲折。

  从飞机上出来到机场大厅取行李,虽然之前了解委内瑞拉国内情况,但是当我看到机场内的混乱无序时,还是不由心头一颤。由于近两年委内瑞拉经济萎缩、政治动荡,到处可以看到游行示威的人群,机场内也是一片嘈杂和抗议声。

  还没来得及缓解一下长途奔波的疲惫,我和同事们就由于鲜明的外国人面孔被特殊“照顾”了。

  通关工作人员要求我们把所有的行李都打开检查,先是把所有的东西全翻出来,再装回去,然后我们被带到了一个用磨砂玻璃隔离出来的区域等待进一步检查。我们携带应急药品和部分应急物资的那几个托运箱子,成了被检查的重点。

  已经与我们取得电话联系的项目综合办公室办事员小曹,急忙从外面接站的通道进到我们所被检查的区域,耐心跟检查人员沟通,向他们说明这些给当地联合公司带送的药品用途。

  在小曹的反复沟通下,检查人员开始漫不经心地打电话确认,然后又开始来回打开箱子检查登记,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在故意拖延时间。他们多次提到罚款的事,暗示要给他们“好处”。小曹已经竭尽所能反复沟通了1个多小时,但对方仍没有放行的意思。

  在那个巴掌大的检查室里,大家都被闷得大汗淋漓,不停地用手扇着风,烦躁的情绪充满着整个检查室。可小曹仍然保持耐心,一遍遍地跟检查人员解释。眼见着大家都又累又热一脸倦容,我俯在他耳边,悄声说:“不行就交点钱也行”,但小曹拒绝了我的建议,他说:“为了公司的整体形象,我们不建议这样做。”形象是一个国际公司的生命,只有到了异国他乡,才会意识到这丝毫不是夸张。对于项目上的考虑大家充分认同,于是我们索性不再着急,积极配合着通关人员的询问和检查,一副坚定的“公事公办”的样子也开始让对方有些妥协了。

  终于,在两个多小时的沟通交涉后我们终于可以收拾东西往外走了,最终没有缴纳任何罚款,通过正常合理的方式获得了对方认可。异国他乡,一下飞机就遭受多轮盘检,如果没有公司项目人员的及时介入和妥善处理,可以想象过程是多么的艰辛煎熬。

  走到出口看到项目同事的时候,真有一种重获自由的解脱之感。事后我们才了解到,大部分项目员工都经历过这样的“特殊照顾”,而项目公司在外面的一些必需品都是靠大家回国返程时分批带过去的,每次返回项目的员工不仅要忍受长途跋涉的颠簸疲惫,还要经历通关盘检的漫长煎熬,在每一次旅程中他们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作着无声的奉献!

  我向各位同事们致敬!我为海外石油人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ezd.com/jfmj/5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