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威尔士的大历史二铁蹄下的秩序

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12世纪的威尔士史学家吉拉德(GiraldusCambrensis,-)是如此评价他的同胞的:“威尔士人是一群软弱、懒惰、生活混乱又残忍的野蛮人,是低人一等的民族,急切地需要文明价值观的良药。”但是这个只有四分之一威尔士血统的作家,同时也是圣大卫兹教区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更是威尔士独立起义的领袖之一。

在处于中世纪盛期的十二世纪,Wales这个盎格鲁撒克逊用词取代了罗马时期对威尔士人的称呼,而对威尔士人的鄙视心理则随着英格兰文化的渗透日益增长。即使是最伟大的征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威尔士的征服和同化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包括了流血的战争和不流血的阴谋,秩序和强权,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年,征服者威廉的军队横渡英吉利海峡,在黑斯廷斯击败了哈罗德二世的军队并杀死了他,随即威廉加冕为英格兰的国王。十一世纪的诺曼人,在英格兰,南意大利,希腊和十字军东征中叱诧风云,高效的诺曼军事集团以惊人的速度征服了大片领土,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政治、文化以及典章制度。这一集团中,尤其以编纂了《末日审判书》的征服者威廉为甚,诺曼人野心勃勃,试图彻底将“不列颠的残留”从这片以它命名的群岛上抹去。

亨利一世

诺曼人在年稳固了国内局势后,腾出手来开始了对威尔士地区的征服和“拉丁化”,尽管威尔士的领主一直臣服于英格兰,但显然国王并不满足于这种盟友形式的附庸关系。威廉去世后政局的动荡使得征服脚步放慢了,直到亨利一世继位结束了混乱的局面,威尔士分裂为边地和威尔士区两部分,边地大体上为如今的德维德地区,由国王授予爵位的领主掌控,而北方的威尔士区则由威尔士地方统治者控制。国王对边地的掌控力度如何?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亨利一世的兄长罗贝尔,在争夺王位战败后,便被长年关押在边地区的加的夫城堡——格拉摩根郡的首府。

加的夫城堡

诺曼人的军事艺术不仅体现在动态战争上,在表现在静态防御工事上。从诺曼底王朝到金雀花王朝,历代统治者在威尔士境内建立了大大小小座城堡和据点,仅仅爱德华一世一朝便在威尔士的防御工事上开销了17.5万英镑。伴随着这些城堡的建立,更苛刻的税收压在威尔士人民的肩膀上——与此同时,对内殖民在威尔士境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以堡垒为据点的市镇被建立起来,来自英格兰的投资者和投机者开拓庄园和领地农场,传统的威尔士城市里也出现了英国区。(Englishries)这些殖民的标志伴随着严酷的诺曼枷锁,逼迫威尔士人不得不承认被征服的事实。

爱德华一世

另一套相对而言的“怀柔”政策也在同步推进,诺曼人解散了威尔士教会,将威尔士划分为四个忠诚于坎特伯雷的教区,并任用诺曼底和英格兰地区的修士担任教职,一方面删除威尔士圣徒的名字并以罗马圣徒取而代之,另一方面不惜工本建设宏伟的诺曼式教堂,威尔士境内最为著名的兰达夫教堂和圣大卫兹教堂均为这一时期的杰作。本笃会修士(即黑袍修士)与诺曼人合作,诺曼人向教会提供土地,而本笃会则协助诺曼人推进殖民化的进程。

圣大卫兹教堂

因为教会与诺曼人的关系,使得这一时期编写的威尔士历史著作,以及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文学作品对威尔士有偏激的认识——即使是开头那位知名的吉拉德先生也不能免俗。文艺作品夸张地体现着威尔士“野蛮”的一面,这段时间的威尔士宫廷戏剧几乎都以血腥露骨的台词,残酷的复仇为题材,比如波伊斯的统治者马瑞多德戳瞎了侄子卢埃林的眼睛并切掉了他的睾丸(希腊人:???),阿维利斯公国王族相互之间的残杀,就连统治时期稳定繁荣的德赫巴斯公国的里斯王也被揪出来,大谈他和侄女之间的风流韵事。

当然,威尔士人不会乖乖认输。但整个十一到十三世纪,威尔士的统治者都对英格兰王国有一种暧昧的态度。贤明的里斯王在位期间,臣服于英格兰,并稳固了威尔士的统治。但不幸的是,年里斯王去世后,他的十五个子女争相分割他的遗产,最终使得德赫巴斯公国四分五裂,格温内斯则在富有野心的卢埃林·阿波·沃斯的领导下取得了威尔士的主导地位,沃斯积极反抗英国统治的态度赢得了威尔士人民的支持,使得威尔士的人文产生了一次短时间的复兴——记载了亚述王的著作《不列颠诸王史》也成书于这段时间。但不幸的是,年沃斯突然暴死,而继承人却没有确定。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利用两位继承人达菲德和格鲁菲德之间的矛盾削弱格温内斯的统治地位,随着格鲁菲德被捕后意外死亡,准备起兵对英宣战的达菲德突然暴死,格温内斯上层出现了权力的真空,群龙无首的威尔士人不得不屈服于亨利三世。

威尔士人没有放弃,沃斯的孙子,另一个格鲁菲德重新回到威尔士并号召对英国人的反抗,格鲁菲德于年六月的柯莱诺格战役中击败了英国军队和威尔士仆从军,一举成为了整个威尔士的实际统治者。年,完成了威尔士统一的格鲁菲德加冕为威尔士之王,与英国国王对抗,年,英国和威尔士签署《蒙哥马利协定》,威尔士以臣服为代价换取英国对威尔士王位的承认,格鲁菲德成为了第一个“真正”的威尔士亲王——也是最后一个。

亨利三世

格鲁菲德并没有臣服英国的意愿,实际上《蒙哥马利协定》更像一纸休战协定,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迎接下一次冲突。直到年,格鲁菲德被刺客刺杀,他的头颅被卖给英王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一世将它悬挂在伦敦塔上示众,并下令军队全面接管了失去领袖的威尔士,随后他屠灭了格鲁菲德的家族,扼杀了威尔士最后一丝反抗的火星。

尽管吉拉德惋惜于“罗马式的威尔士的消逝”,“最后的不列颠人的终结”,但他也不得不在书中承认:“威尔士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它只是英格兰的一部分。”至此,作为独立势力的威尔士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对于勤苦的威尔士人,还有更多的磨难与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未完待续

破馆很需要大家资瓷啦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dezd.com/jfmj/1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